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2月18日,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全球气候突变研究的领军人物Wallance S. Broecker教授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87岁。得知这一消息后,西安交通大学同位素实验室全体师生深感悲痛,大家通过多种方式深切缅怀、回忆这位气候学泰斗。
程海教授(中)与Broceker教授(右)在野外考察
Broecker先生在地质学、海洋学和气候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其一生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学术成果多达80余篇。Broecker教授与程海教授有着深厚的友谊,二人亦师亦友,在学术上保持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Broecker教授曾于2011年来华访问并与程海老师一同赴新疆进行野外考察。
博士生赵欣楠全程参与了教授一行在华进行的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回忆起这位“气候科学的祖父”,她说:“对于整个气候科学领域而言,1950的美国是最美好的时代,涌现了如Harmon Craig、Gerald Wasserburg等大师。在回望60年前的同时美国科学界辉煌成就的同时,作为中国古气候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我感到无比幸运,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研究投入不断提升。我们团队所拥有的同位素实验条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今天,在缅怀Wallace S. Broecker的同时,我更期望我们课题组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创造并拥有自己科学生涯中最美好的时代。”
博士生李瀚瑛说道:“我没有见过Broecker教授,对于这位老先生我的印象始于《大洋传送带》这本书,他在这本书中真诚的寄语削弱了我初入这门学科时的紧张感,还让我对地球科学中的那些奥秘产生了几许好奇。几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刚读这本书时那些让我发出“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后来再读Broecker教授的文章,总觉得十分欣喜,一是他的描述有趣贴切,很好读;二则是他的逻辑严密有条理。这些都让我逐渐消除阅读顶级期刊的那种无力感和恐惧感,对此我十分感谢Broecker教授。得知他去世,心中惘然,只留一声长叹,愿逝者安息。”
博士研究生芦佳玉谈起教授对她的启迪时说:“我与Broecker教授的联系是从第一次接触到“大洋传送带”这个名词开始的。后来,我又阅读了教授编写的《The Great Ocean Conveyor: Discovering the Trigger for Abroupt Climate Change》一书,在阅读以后发现,其实Wallace教授所撰写的这本书并不是想象的晦涩难懂的科学读物,而更像是一本娓娓道来科学故事的书。2月18日忽闻老先生仙逝的消息有些遗憾,如此伟大的一位科学家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但是老先生留给我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永远不会远去。未来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更深入的了解地球的奥秘,了解气候的奥秘。”
硕士研究生田野:“Wally Broecker教授是当今世界最杰出和最值得信赖的古气候学家之一。他尤其对海洋科学有着无比的热爱,同时他也涉猎了众多其他领域。他是洞穴石笋研究的坚定支持者,并帮助当时的众多年轻的石笋学者成长为古气候专家。作为‘全球变暖’、‘大洋传送带’等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学术成就和地位令我们仰望。如今,一个伟大的时代结束了,愿古气候学的前路在伟人的光辉下愈加宽广。”
愿Broecker教授安息。
Broecker教授(左八)、程海教授(左四)与实验室部分成员合影
供图:赵欣楠